大家好,我是Vicky。我認為Text 1 至 Text 3 有着一種連繫性,讓我們更能了解Text 1a包含的隱喻,不知大家認不認同呢?
首先,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。在Text 1中,柏拉圖以洞穴來作教育的隱喻。沒有接受教育的人就像囚犯被鎖鍊牢牢地鎖着,只能被動地接受面前的一切,正如Plato向眾人談述世界上存有兩個世界:world of form和corporeal realm的時候,沒有人質疑過這個說法。只有接受過Plato教導的Aristotle反駁這個說法,他認為只有一個世界,即是sensible world。Aristotle正是那個走出洞穴的囚犯,運用了philosophical reasoning,告訴別人他對被許多人接受的Plato說法的反駁見解。
而在Text 2 中,Aristotle將自然現象的解釋是以common sense來說明,例如重的東西會比輕的東西往下跌得快,故此有很多人亦是如洞穴裏的囚犯,認為Aristotle說的這個理論是正確的。因為如果他們譬如把石頭和一張紙往下放,石頭往往會比紙跌得快,人們就如洞穴裏的囚犯,相信着所眼見的一切都是真的,正確的。但亦有走出洞穴的囚犯,正是Newton。Text 3 中提及到Newton除了運用observation去觀察自然現象,還用experiment及mathematics去證明Aristotle的理論是對或錯,例如他證實motion is independent of mass,推翻Aristotle的理論,物體往下跌的快慢與gravity是成正比,發表了準確無誤、為後世帶來深遠影響的其中一個理論:F=ma。Newton不單是那個走出洞穴的囚犯,懂得reasoning,還用不同方法,即experiment和mathematics來驗證自己的想法,尋求最準確的解釋。
Plato, Aristotle 和Newton也是受過教育,他們也是走出洞穴的囚犯。我想鎖鏈其實代表着懶惰,人們懶惰地不去思考所見到、聽到、嗅到、觸摸到的一切究竟是真、還是假,只是接受自己sense到的一切。而教育正能解開鎖鏈,讓人們主動地思考,自己尋找答案。而我認為他們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一個比一個走得更遠,因為Aristotle和Newton都推翻了前人的理念,以尋找更真確的世界,準確的答案。故此我認為Text 1 至 Text 3除了表達了西方科學的發展,還展現了人們思想的進步,圍繞着教育能改變思想這個主題。人們由只被動地接受看法,進步到懂得思考、質疑別人觀點,最後更運用不同方法以求準確的證據去支持自己的觀點,反駁別人。正正因為教育,我們知識豐富了,有許多前人的看法,前人的看法未必完全是對的。所以我們應該像Aristotle或Newton那樣懂得理性和批判性思考,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,思想才能不斷進步,我們才能真正、清楚地了解這個世界。我想這就是Text 1 至 Text 3 想傳達的訊息。
以上只是一些淺見,不知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想法呢?